Hello,大家好!
以前提起新勢力車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蔚小理”,但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還處在快速變化中,一時的領先難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領先。
而最近,四月份的電動車銷量數(shù)據(jù)出來了,中國新勢力品牌的格局似乎也變天了,下面我們就一起聊聊。
(資料圖)
“蔚小理”變一家獨大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蔚小理之間保持了齊頭并進的姿態(tài)。三個品牌都曾領跑銷量榜單,在前兩年也都先后突破月銷過萬、年銷十萬的關鍵門檻。但最近,三家的情況卻出現(xiàn)了明顯分化,而剛剛過去的4月份尤其明顯。
理想:高歌猛進
在去年面臨不少爭議的理想,已經(jīng)從新勢力中脫穎而出。完成產(chǎn)品的迭代之后,理想銷量一直穩(wěn)定破萬臺。在新勢力品牌中,前四個月銷量是第二名哪吒的兩倍。累積交付量,也超過蔚來。不但銷量喜人,理想也是最有希望完成盈利的新勢力。
理想為什么能脫穎而出?理想的成功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成功。理想成功建立起了奶爸SUV這一細分市場,改變了類似車型的玩法。從理想ONE(參數(shù)|詢價)到理想L系列,都深耕這一市場。這背后是從產(chǎn)品定義階段先定義用戶,再定義產(chǎn)品的革命性變革。
在上海車展上,理想明確了接下來的路線圖,將跳出自己增程家庭SUV的舒適圈,邁入“增程電動”與“高壓純電”并駕齊驅的新階段,也就是即將推出純電車型。在產(chǎn)品規(guī)劃方面,到2025年,理想汽車將形成“1款超級旗艦車型+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chǎn)品布局。
接下來理想將推出的產(chǎn)品將是大型MPV,目前產(chǎn)品已經(jīng)進入開發(fā)的最后階段,正在進行路試,距離發(fā)布越來越近。這款車型可以肯定的是,有著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產(chǎn)品的特性。能不能復刻家庭SUV的成功,讓人期待。
蔚來:暫時掉隊?
四月份,銷量引發(fā)討論最多的企業(yè)是蔚來。4月份蔚來共計交付新車6658輛,與前三月交付量相比差距明顯。這些的交付情況,讓市場對蔚來表現(xiàn)了一些悲觀情緒。昨天,更是有網(wǎng)傳消息表示:蔚來或將考慮易主,大眾可能考慮將蔚來收入囊中。
不過蔚來交付量的下滑有可能是暫時的,產(chǎn)品處于更新?lián)Q代的周期影響了交付。上海車展前后,蔚來產(chǎn)品在從老款逐漸向2023年新款進行切換。
蔚來的品牌建設還是比較成功的,不但單車售價較高,在車主運營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在車主中普遍有很好的口碑,但是蔚來距離成功總是差一款爆款車型。蔚來已經(jīng)完成了從NT1.0到NT2.0的切換,產(chǎn)品線已經(jīng)在縱向、橫向上布局豐滿。但是,無論是ES系列SUV、EC系列轎跑SUV還是ET系列轎車,單一車型的銷量都和理想有較大差距。
大眾直接收購蔚來的消息,可信度或許不高。但如果能和海外巨頭展開合作,或許對蔚來能有諸多助益,尤其是在蔚來海外野心巨大的情況下,在歐洲這樣保守的市場急需成熟品牌的背書。
小鵬:急需突破
蔚來的滑坡可能是暫時現(xiàn)象,小鵬的掉隊已經(jīng)持續(xù)日久。7079臺的交付量,甚至是近幾個月來的高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小鵬不但和蔚來、理想差距明顯,還被哪吒、零跑這樣的新秀壓制。
相比較于蔚來在品牌構建上的成功,理想在產(chǎn)品定義上的成功,小鵬的成功更像是單品的成功。消費者被P7這一單一車型打動,而不是被品牌和產(chǎn)品體系打動,因而小鵬的護城河是最弱的。
在P7大熱之后,小鵬一直沒能找到第二個爆點。無論是P5、G9還是P7i,都沒能在市場引起足夠關注。尤其是G9這一關鍵車型,叫好不叫座。小鵬自己的技術人設,也不能打動主流消費者。
不過上海車展上剛剛發(fā)布的小鵬G6目前還是積累了相當人氣的,辰哥也幫我們搶先體驗過,大家可以點擊下方視頻回顧一下。如果G6定價足夠有誠意,將有望成為小鵬繼P7之后第二款真正的爆款產(chǎn)品。
哪吒、零跑
力求更進一步
在今年新勢力圈子離,繼蔚小理之后興起的說法是:五強,新增的兩強就是哪吒和零跑,畢竟從2021年開始,哪吒和零跑就總是扮演黑馬角色,兩年下來已經(jīng)在銷量榜前列有了一席之地。
哪吒汽車四月交付11080 輛,在新勢力中僅次于理想。這也是從今年2月份以來,連續(xù)第三個月交付過萬。而零跑也交付了8726輛,從年初的陣痛之中蘇醒過來。
在前兩年這兩個品牌的交付量中還有不少“水分”,廉價的小型車哪吒V(參數(shù)|詢價)和零跑T03(參數(shù)|詢價)貢獻了絕大部分銷量,空有量而缺乏質。但現(xiàn)在兩個品牌,已經(jīng)開始了產(chǎn)品結構的調整。零跑的8000余臺銷量中功能,C01、C11兩款車型已經(jīng)成為主力,占比超過80%。
哪吒更是通過哪吒GT這臺跑車,有了出圈的苗頭。自從上海車展以來,哪吒GT的討論熱度見長。尤其是17萬起的價格公布后,在消費者群體中已經(jīng)有了極高知名度。雖然這臺車還有諸多不足,但很有可能成為又一款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很多人覺得這臺車不夠跑車,但這臺車更大的意義應該是讓樂趣、美感平權。
傳統(tǒng)車企的新能源品牌
后來居上
在4月,另一個大趨勢是,有傳統(tǒng)車企背景的新能源品牌,高歌猛進。比亞迪背景的騰勢10526輛、吉利背景的極氪8101輛、長安背景的深藍 7756 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品牌全面崛起。新能源銷量前兩位也被傳統(tǒng)車企牢牢掌控:20萬臺的比亞迪、4萬臺的埃安。
這背后是這些品牌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逐漸跟上了新勢力的創(chuàng)新步伐,在消費者中已經(jīng)成功樹立起了嶄新的、有科技感的新形象。外加新能源車型的消費者,從嘗鮮者逐步擴大,這些品牌自身出色的渠道能力也必然有所助益。
而且這些品牌,都將在今年迎來又一波強力新品。比如騰勢的N7,極氪的極氪X,深藍的S7,都是有大火潛質的新產(chǎn)品。下半年,這些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品牌,或許還將帶給我們新的驚喜。
可喜的是,這些品牌的崛起并沒有影響到傳統(tǒng)新勢力。這些品牌和新勢力之間,并非此消彼長的博弈,更多的是攜手共進。這些品牌的增長點主要來自于傳統(tǒng)合資品牌,無論是傳統(tǒng)品牌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還是新勢力,都是中國汽車崛起的代表。
華為的爭議
在去年高歌猛進的問界,今年有點啞火。問界還未公布4月銷量,但根據(jù)周度上險數(shù)據(jù)預測,問界4月的銷量大約為4000輛左右。雖然和前三個月相比差不多,但和去年屢屢破萬相比,差了太多。
在銷量下滑的同時,華為也再次因為造車爭議上了熱搜。一方面是集團領頭人一再重申不造車,另一方面則是造車派余承東的不服。但可以肯定的是,華為不會跨過造車的這道坎,AITO問界這樣的形式是極限。
具體到問界上,銷量下滑的背后,瓶頸還是在產(chǎn)品。問界M5(參數(shù)|詢價)先后推出純電版、高階智能駕駛版都未能對消費者帶來足夠的刺激。問界M7綜合實力也不夠突出,華為招牌不能掩蓋它的不足。不過問界M9帶給了這個品牌新的希望,完完全全由華為主導開發(fā)的它,將全面貫徹華為思想的它,或許能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驚喜。
寫在最后
從這些新能源品牌銷量的變化中可以看出,除了比亞迪有20萬級的銷量,其它車企整體來說銷量都還比較小,整個車企的命運只系于一兩款車型上。整體來說,雖然新能源車的銷量不斷攀升,雖然網(wǎng)絡上新能源車型占據(jù)了絕對的話題度和流量,但新能源車還是處于起步的階段。
很多車企一時的領先都還談不上真正的領先,新能源車企目前整體是“兩超多強”的格局,兩超(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地位比較穩(wěn)固,而多強則是你方唱罷我等場。
其實,中國新能源有個隱藏黑馬,那就是在國內市場不顯山露水的MG Mulan,在四月份海外銷量突破萬臺。
所以,這也提示我們,在國內不斷內卷的新能源品牌,是時候卷走出國門了。比起在國內玩命內卷,世界市場才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