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價格戰(zhàn)持續(xù)發(fā)酵,在價格戰(zhàn)的刺激下,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車型定價也越來越親民。今年以來,諸如比亞迪秦PLUS(參數|詢價)DM-i冠軍版、零跑C11(參數|詢價),AIONYYounger,以及一汽豐田bZ3等車型都采用了“油價同電“的銷售政策。
如此一來,燃油車的“性價比”優(yōu)勢就越來越弱。在同級別的售價基礎上,新能源汽車不僅智能化程度、經濟價值更高,而且還免購置稅,不用交養(yǎng)路費(燃油車的養(yǎng)路費包含在“油價”里)。并且,得益于“綠牌”加持,在部分限行的城市,比如成都、重慶等地,新能源汽車還不受“限行”的影響。
在多項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如今國內汽車市場上的新能源消費也越來越熱情。不過,從客觀的市場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要想逐漸取代燃油車市場,政策的利好終有一天將退出。而近兩年,似乎就正是利好政策逐漸淡出的關鍵階段。
【資料圖】
今年年初,新能源國補已經退出。三度延期的新能源購置稅補貼,宣布再延期一年后,計劃于2024年正式退出。而除了這種全國性的政策之外,目前國內也有城市率先針對新能源汽車推出了新的政策和管理辦法。
其中,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海市就規(guī)定從今年1月1日開始,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上海市不再發(fā)放新能源專用牌照額度。這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在上海購買一臺插電混動車型,也需要燃油車的指標,不能再上綠牌。
除了上海之外,近期海南省也出臺了《公路里程費收費系統(tǒng)》的征求意見。意見中提到海南省將針對新能源汽車“養(yǎng)路費”問題,展開收費模式的改進和探索。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南省的高速路并沒有設置收費站,海南省的高速過路費一般都包含在油價之內,所以一直以來海南省的油價長期處于“全國第一”。
此前海南省已經宣布將于2030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隨著新能源滲透率越來越大,向新能源汽車收取“養(yǎng)路費”事實上也是海南省“不得已”的舉措。畢竟,稅費的提高,才有利于海南省長期性的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而除了這些已經實施或者將要實施的新政策之外,更值得一提的還有,日前乘聯會已經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取消新能源汽車“綠牌”,合并牌照的建議。據了解,該建議預計未來兩年可能成為現實。那么這也就意味著或許很快,新能源還將取消“綠牌”的專屬權益。
這樣一來,也就是說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很有可能將和燃油車一樣,需要繳納購置稅,養(yǎng)路費,以及“限行限號”的影響。那么,如果近兩年新能源取消綠牌,還會產生哪些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吃香嗎?
事實上,對于這一問題,可以參考今年正式取消了插混綠牌資格的上海的銷量情況。數據統(tǒng)計,今年1-2月份,上海市的新能源銷量仍然主要以純電動汽車為主,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方面,包括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騰勢、嵐圖、問界、理想等車企的上海銷量,均不如同級別一線城市。
舉個例子。今年2月份,理想在上海地區(qū)的銷量為328臺,而理想銷量全國第一的城市深圳,銷量就有1445臺。而在取消綠牌資格之前,以2022年12月份為例,理想的銷量達到了2726臺。
再比如,同樣主打增程的AITO問界,問界今年2月份在上海地區(qū)的銷量為94臺,減去問界M5(參數|詢價)EV的銷量,主打增程的問界M5和問界M7的銷量只有25臺,而去年12月份,問界M5和M7在上海地區(qū)的銷量為895臺。
作為近幾個月增長勢頭最為強勁的新能源MPV,主打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騰勢D9(參數|詢價)在今年2月份的累計銷量達到了6532輛,然而上海地區(qū)的銷量僅有21臺。這一表現甚至不如目前全國多個二線城市的銷量表現。
從上海地區(qū)插電混動汽車和增程式動力汽車的銷量走勢,可以發(fā)現,雖然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趨勢,但是由于目前正處于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市場轉型過渡的關鍵期,近兩年取消“綠牌”資格,對于部分新能源車企,尤其是對于競爭力較弱,主打“性價比”的二三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來說,影響不小,屆時或還將加速新能源汽車內部市場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