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近乎“命懸一線”的威馬終于迎來了救星。根據(jù)網(wǎng)上消息顯示,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稱,與威馬汽車達成戰(zhàn)略并購。值得一提的是,剛開始一些吃瓜網(wǎng)友還以為Apollo出行就是百度阿波羅。但事實上,二者沒有什么關系。
那么問題來了,Apollo出行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威馬這些年為何一直沒能成功上市?Apollo出行這次為什么要收購狀況不佳的威馬?
APOLLO出行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資料圖】
關于APOLLO出行,可能很多人對其了解甚少,甚至一些吃瓜網(wǎng)友將其跟百度的阿波羅混淆在一起。事實上,APOLLO出行的前身是德國超級跑車制造商Gumpert,在2012年被中國香港的一家公司收購并更名。而在2020年3月,香港珠寶及鐘表貿易投資公司力世紀收購APOLLO 86%股份,并在不久后發(fā)布了電動超跑Apollo IE,全球限量10部,每臺售價高達3000萬美元。
2022年的8月份,APOLLO出行曾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發(fā)布會,宣布正式進軍豪華電動汽車市場。其規(guī)劃的首款雙門純電動跑車車型,預計將在2024年初上市。不過,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Apollo出行主要營收來自于珠寶、鐘表等業(yè)務。在其發(fā)布的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12個月的中期業(yè)績顯示,汽車業(yè)務營收僅有1.86億港元,但珠寶、鐘表等業(yè)務營收則高達4.66億港元。究其原因,Apollo出行母公司為香港珠寶及鐘表貿易投資公司力世紀。
在我們看來,APOLLO出行雖然也是一家造車新勢力,但在大陸地區(qū)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小的。而且,定位又是超豪華市場,這些難度又不小。再加上賣珠寶跟鐘表跟賣車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是因為收購威馬,恐怕很多人還以為APOLLO出行跟百度的阿波羅有什么關系呢。
威馬為什么一直沒能成功上市?
那么在這次收購當中,威馬可能是獲利最大的一方。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幾年,威馬的銷量表現(xiàn)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2020年,威馬全年累計銷量為2.2萬輛;2021年,威馬全年銷量為4.4萬輛,但只是同期蔚小理的一半;而到了2022年,威馬1-10月的累計銷量甚至不足三萬輛,就連一些后起之秀都將威馬甩在了身后。
而威馬曾經(jīng)也是跟蔚小理一起被稱為新能源界的“四小龍”,只可惜如今蔚小理都已成功上市,只有威馬還在苦苦掙扎。但是造車又非常燒錢,所以就導致威馬陷入到了惡性循環(huán)。根據(jù)威馬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威馬凈虧損高達40.4億元、42.25億元、53.63億元。三年虧了136多億,如果沒有這次APOLLO出行出手相助,想必威馬真的是無力回天了。
畢竟,早在去年四季度,就傳出了威馬內部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公司從上到下都進行了降薪處理,同時還通過各種方式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除此之外,網(wǎng)上還有消息傳出,威馬內部有傳出裁員以及關店等情況。
APOLLO出行收購威馬到底圖什么?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威馬都已經(jīng)慘到這樣了,為什么APOLLO出行還是接這個“爛攤子”呢?這其實可以說道說道。APOLLO出行給出的官方回復是,“集團一直在持續(xù)轉型為領先的出行服務供應商,通過收購威馬,可立即利用目標公司在中國的業(yè)務,包括制造設施、分銷網(wǎng)絡以及技術專業(yè)人員?!?/p>
但在我們看來,APOLLO出行收購威馬,大概率不是為了威馬原來這些管理團隊,畢竟將一把好牌打成這樣,能力水平確實不咋地。所以說,APOLLO出行收購威馬,要么看中的是資質要么就是技術。畢竟威馬手里可是造車資質以及兩家汽車生產(chǎn)制造工廠,而有了資質跟工廠,那么APOLLO出行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造車計劃了。
另外,威馬一直走的還是自動駕駛全棧自研路線,可以說盤子很大。而APOLLO出行要入圍超高端市場,也得有一定技術才行。不過,威馬雖然畫的餅很大,但消費者吃到嘴里的卻是少之又少。所以,APOLLO出行通過收購威馬能接收到多少靠譜技術,并不好說。但只要認認真真造車,起碼也算對得起消費者了。
寫在最后
最后,再多說幾句威馬跟APOLLO出行之間的關系。網(wǎng)上還有消息稱,早在2021年,威馬就通過一系列操作獲得了AFMG(APOLLO出行的母公司改名后叫AFMG)28.5%的股權,一舉成為其最大的股東。而沈暉出任AFMG聯(lián)席ZX兼非執(zhí)行董事,前威馬核心創(chuàng)始團隊成員戚正剛則任AFMG總經(jīng)理、執(zhí)行董事。
如果是真的,那么威馬與Apollo出行的關系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甚至令人懷疑,這場收購是不是左手騰右手,這其中有沒有涉及到違規(guī)操作?這就不得而知了。倘若真是如此,那么威馬豈不是從“茍延殘喘”直接變成“生龍活虎”了嗎?不過融資問題即使解決了,但是威馬的產(chǎn)品還有多少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呢?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們就想告誡大家一句話,“小心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