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豪華品牌的“代名詞”,“BBA”在國人心中自然有著極高的地位,預算充足的話相信沒人能夠拒絕BBA的誘惑。近年來,雖然自主品牌在主流市場已經(jīng)能夠跟合資品牌分庭抗禮,但在30萬以上的高端車市場,依然是豪華品牌以及合資品牌的天下。不過在彎道超車的策略下,新勢力又一次充當了先鋒的角色,“蔚小理”率先向“BBA”發(fā)起了挑戰(zhàn)。預熱了一年之久,前不久剛剛上市的小鵬G9,指導價格30.99-46.99萬元,已經(jīng)與指導價格40.63-47.68萬元的奔馳GLC(參數(shù)|詢價)有了重疊。如果你有40萬左右的預算,你會選擇小鵬G9還是奔馳GLC?
首先來看外觀方面,中期改款后的奔馳GLC,在外觀方面換裝了全新的星空式單條輻格柵,配合夸張的奔馳大立標搭配上幾何光束LED大燈,前臉的顏值沒得說。
【資料圖】
車側奔馳GLC的主要加長部位都留給了后門,整體視覺比例較為協(xié)調(diào),后門邊緣處造型相比海外版有著小幅度的調(diào)整。此外還提供多種規(guī)格的輪胎以及輪圈樣式可以選擇,不同配置車型的前后包圍、車側踏板以及門把手等部位也有所區(qū)別。
車尾采用了上窄下寬的造型,可以拉寬車尾的視覺寬度。車頂末端配備了大尺寸的擾流板,底部配備了細長的高位剎車燈。尾燈組的造型也比較圓潤,下方采用了兩邊共雙出的排氣布局,整體辨識度不錯。
小鵬G9延續(xù)了家族式設計理念,大燈和日行燈采用了分體式設計,日行燈貫穿整個前臉,在日行燈兩端還進行了收窄的線條處理。大燈被設計在了保險杠兩側,在大燈下方還融入了激光雷達這個硬件。
車側采用了比較平滑的曲面設計,一條腰線從前翼子板上側的視攝像頭位置一直向后延伸,搭配車輛筆直的窗線條,讓整臺車看起來更加修長。隱藏式門把手大家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而無框電吸門的設計,也是中大型SUV中少有的存在,搭配多條幅輪轂,使它的風阻系數(shù)僅有0.272Cd。
車尾采用了比較傳統(tǒng)的造型,比較顯眼的就是貫穿式尾燈的設計,在燈帶下方還有星陣式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小鵬G9將天線融入到行李架中,既是功能件也是裝飾件,讓整車的完整性更強。
購買這個價位車型的消費者,首要關注的可能就是品牌因素,這也是為什么“BBA”一直在高端市場保持著銷量領先的原因。而且不說外觀設計的運動感或科技感,奔馳GLC僅憑車頭的大立標就已經(jīng)有足夠的吸引力了。作為造車新勢力的挑戰(zhàn)者,在品牌力方面肯定是處于劣勢的,要想贏得競爭就只能在產(chǎn)品力上多下功夫。
作為一款高端車型,內(nèi)飾的質(zhì)感非常重要。奔馳GLC的內(nèi)飾還是我們熟悉的樣子,采用了大量皮質(zhì)和木紋裝飾,從主駕車門到中控區(qū)域布滿了鍍鉻實體按鍵。飛機引擎式的空調(diào)出風口,搭配深色木門裝飾,豪華車的奢華感還是展現(xiàn)的非常到位的。12.3英寸的液晶儀表以及10.25英寸的中控屏畫面比較清晰,不過響應速度沒有那么絲滑。
而小鵬G9則是另一種風格,內(nèi)飾布局十分簡潔,中控區(qū)域沒有任何實體按鍵。視覺的焦點都被集中在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以及14.96英寸的中控加副駕娛樂雙聯(lián)屏之上。內(nèi)部采用了大面積軟性材質(zhì)包覆,看起來會更加居家,但是在豪華感上相對不足。
不過在舒適性上,倒是小鵬G9更有優(yōu)勢。就拿座椅來說,小鵬G9前排主、副駕均支持加熱按摩以及通風等功能,后排座椅在電動腿托、加熱、按摩的基礎上,座椅靠背還支持電動調(diào)節(jié)。而奔馳GLC的前排座椅則少了通風和按摩功能,后排座椅功能就更少了,差距還是比較明顯。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奔馳GLC與小鵬G9的差距就更大了,只有頂配版本才有L2級別的駕駛輔助,遙控泊車、尋跡倒車、自動變道輔助以及遠程召喚這些功能都不具備。
在車身尺寸方面,奔馳GLC的定位為中型SUV,它的長寬高分別為4764*1898*1642mm,軸距2973mm,而小鵬G9采用了中國品牌慣用的“以大打小”策略,它的定位為中大型SUV,長寬高分別為4891*1937*1670(1680)mm,軸距2998mm。因為小鵬G9不用像燃油車那樣過多的考慮機械空間,可以讓底盤變得更平整,較重的電池被均勻的分布在底盤下方,也能讓車輛重心和前后配重比變加均衡。如果是喜歡大車的消費者,估計會對小鵬G9更感興趣,因為兩款車都是采用的5座布局,憑借著更大的車身尺寸,小鵬G9無論是乘坐空間,還是后備箱的裝載能力都會更有優(yōu)勢。
動力方面奔馳GLC高功率版的最大功率190kW,最大扭矩370N·m;小鵬G9普通版車型的最大功率230kW,最大扭矩430N·m,而性能版的最大功率更是達到了405kW,最大扭矩達到717N·m,零百加速僅需3.9s。不過,奔馳GLC雖然在動力性能上相對劣勢,但它好在沒有續(xù)航焦慮。小鵬G9有570km,650km,702km三種續(xù)航版本可選,雖然在選裝4C超快充電池包之后,能夠用15分鐘時間將電池電量從10%充到80%,但這也只是實驗室數(shù)據(jù),現(xiàn)實生活中480kW的超快充電樁還沒有普及。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奔馳GLC的優(yōu)勢是在品牌力、內(nèi)飾的質(zhì)感以及駕控感受,產(chǎn)品力方面則是小鵬G9的略勝一籌。所以理論上來說小鵬G9是更值得買的,但實際上確是買奔馳GLC的人更多。如果你有40萬左右的預算,你會怎么選呢?
撰文: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