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月27日,奧迪sphere家族的第四款車型——activesphere概念車迎來全球首發(fā)。activesphere概念車基于PPE平臺打造,定位中大型四門跨界純電轎跑,其融合了Sportback的優(yōu)雅造型以及SUV車型的實用性。新車與A6 Allroad定位比較類似,尺寸比前者大一圈,可視作其未來的換代車型。
activesphere概念車采用大面積玻璃表面車身,配備增強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車尾還可以一鍵化身為開放式貨廂,擁有強大的裝載能力。新車配備quattro四驅系統(tǒng)、空氣懸架,續(xù)航里程超過600km。
activesphere概念車多邊形格柵、車頂、車門下方的側面均使用玻璃設計,22英寸可變輪轂可根據不同模式實現打開或關閉。車尾打開時,后窗移至車頂處,車尾較低的垂直部分水平折疊,轉化類似皮卡的開放式貨廂,可以容納電動自行車等運動裝備,同時后排座椅后部自帶的電動隔板能夠將座艙與行李艙形成隔離。
車輛的離地間隙可靈活調整,公路模式下,可相應降低40mm,降低高速行駛重心,實現最佳空氣動力學;越野模式下,離地間隙在208mm的基礎上可升高40mm,車輛接近角(與越野駕駛性能相關)為18.9度,離去角為28.1度。
來到activesphere概念車座艙,與其他3款sphere車型一樣,新車也采用了簡約、科技的設計風格。新車配有4個懸浮式獨立座椅,儀表板融合了木質面板發(fā)聲的超大型條形音響,以及在收起和展開等不同狀態(tài)下可充當智能操控的貫穿式通風口。
在自動駕駛過程中,車輛的常規(guī)儀表板、方向盤和踏板都可被隱藏,透過玻璃前格柵可觀察前方道路。車門上的MMI感應控制,可實現車窗控制、座椅調節(jié)等功能。activesphere概念車搭載全新生態(tài)系統(tǒng),應用了混合現實技術的創(chuàng)新頭顯,每位駕駛員和乘客均可單獨使用,可實現豐富的交付體驗,例如高清3D地圖可投影至現實景觀,還可以顯示交通堵塞、道路濕滑警報等安全信息。
奧迪activesphere概念車搭載前后雙電機,系統(tǒng)最大功率為325kW,峰值扭矩達到720N·m,配備quattro四驅系統(tǒng)。新車前后懸架均為五連桿結構,并配有受控阻尼的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tǒng)。
activesphere概念車配備容量為100kWh的電池組,續(xù)航里程超過600km。得益于PPE平臺800V高壓充電技術,新車可以實現最高270kW的充電功率,充電10分鐘,可增加超過300km的續(xù)航里程,在25分鐘內可將電池電量從5%充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