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書法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
2、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資料圖片)
3、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fā)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并能激發(fā)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
4、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fā)展面貌。
5、在書法的萌芽時期(殷商至漢末三國),文字經歷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等階段,依次演進。
6、在書法的明朗時期(晉南北朝至隋唐),書法藝術進入了新的境界。
7、由篆隸趨從于簡易的草行和真書,它們成為該時期的主流風格。
8、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出現(xiàn)使書法藝術大放異彩,他的藝術成就傳至唐朝倍受推崇。
9、同時,唐代一群書法家蜂擁而起,如:虞世南、歐陽詢、楮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大名家。
10、在書法造詣上各有千秋、風格多樣。
11、明清的作品雖然流傳很多,但里面魚目混珠、濫竽充數(shù)者也大有其作。
12、因此,對于當下藝術市場中的收藏家、收藏界來說,購買、收藏這部分作品時應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 中國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具有悠久歷史與鮮明民族特色的繪畫。
13、中國畫以線條為造型的主要手段,講究用筆,用墨,使線、墨、色交相輝映,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特色之二,為"托物喻情,畫中有詩",特色之三為詩,情、畫、印融為一體。
14、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chuàng)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洌瑲忭嵣鷦印?/p>
15、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
16、 中國畫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17、從東晉顧愷之的《洛神》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從明代唐伯虎的《秋風紈扇圖》到清代鄭板橋的《梅竹》; 從近代吳昌碩的《花鳥》到張大千的《山水》,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袁振西.中國畫 《馬》,等等。
18、 歷代畫家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畫卷,故宮博物院收藏了成千上萬的名畫,而日本東京大學出版的《中國繪畫總合目錄》中著錄的我國流散在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的名畫竟有3900件。
19、 京劇 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簧”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20、它形成于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已有200年歷史。
21、它的表演藝術趨于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洹钡乃囆g境界。
22、現(xiàn)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之一。
23、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24、 武術 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術,是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
25、(《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武術還有其他名稱:功夫,武功和國術或武藝,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
26、其內容是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guī)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
27、武術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
28、 目前武術劃分為散打和套路,散打又叫散手,是武術的擂臺形勢式,套路則為武術的表演形式。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