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車壹圈》從乘聯(lián)會獲悉了4月份各大廠商零售數(shù)據。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63.1萬輛,同比增長55.6%,環(huán)比增長2.5%;1-4月份累計銷量589.6萬輛,同比下降1.3%。其中,新能源板塊依然是主角,以52.7萬輛的成績實現(xiàn)了85.5%同比增長,遠超大盤的55.6%。而廣汽埃安也實現(xiàn)了對特斯拉的反超,暫居比亞迪之后的二哥位置。我們熟悉的車型都排名如何?讓我們先睹為快吧。
Model Y(參數(shù)|詢價)暴漲27倍仍不敵比亞迪宋(參數(shù)|詢價)
首先我們看一看新能源SUV銷量榜單,前幾位依然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們。它們雖然都實現(xiàn)了大幅的同比增長,但特斯拉Model Y 2687.5%的同比增長數(shù)據還是顯得尤為凸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熟悉特斯拉或者銷量榜單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并不僅供給國內市場,而是全球調配,所以它的銷量出現(xiàn)過山車式起伏是很正常的,只是4月顯然特斯拉Model Y在國內進行了大量交付,但依然不敵比亞迪宋。
零跑C11(參數(shù)|詢價)則是榜單中的隱藏亮點,雖然位列第十,但其銷量突破了六千輛,與同樣采用增程式動力的理想L8僅相差幾百輛,其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其實零跑品牌的產品大都走的高配置、高機械規(guī)格,同時價格還很接地氣的高性價比路線,加上全棧自研的技術背書,如果在營銷端口再加把勁,銷量應該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Model 3(參數(shù)|詢價)不及五菱繽果
曾經連續(xù)衛(wèi)冕的宏光MINIEV(參數(shù)|詢價)如今已經掉到了第四位,前兩名則被比亞迪秦(參數(shù)|詢價)和比亞迪海豚(參數(shù)|詢價)牢牢占據。之所以說牢牢占據,是因為它們與排名第三開始的車型相比,領先優(yōu)勢都在一萬輛以上,獨一檔。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特斯拉Model 3雖然有2290.6%的同比增長,但居然還是被擠到了第七名,結合近日其漲價2000元的消息,5月銷量估計不會太樂觀。
宏光MINIEV的下滑并未給五菱帶來多大的困擾,因為五菱繽果的銷量突破了1.5萬輛,位列第五,這對一款上市一個月左右的產品來說絕對是非常優(yōu)秀的成績。其實從榜單中不難看出,純電微型車恐怕再難重現(xiàn)當年宏光MINIEV動輒4、5萬輛的月銷量神話了,畢竟加一萬多元就能買到大一號更實用,且同樣小巧可愛的五菱繽果,這樣的“消費升級”與當年純燃油微型車被小型乃至于緊湊型轎車取代的趨勢相似。
廣汽埃安超特斯拉成二哥
但要說新能源車企表現(xiàn),廣汽埃安可謂是悶聲發(fā)大財,AION Y(參數(shù)|詢價)以超2.1萬輛的成績位列第四,與排名第五的比亞迪唐(參數(shù)|詢價)拉開了一萬輛以上的差距,妥妥進入了第一梯隊。AION Y本身產品力不錯,性價比也頗高,只是這個銷量中不知道有多少是去到了B端網約車市場。如果月銷量能一直穩(wěn)定在2萬輛以上,那才能說明其在C端市場的實力。
除了AION Y,AION S(參數(shù)|詢價)表現(xiàn)同樣亮眼,近4倍的同比增長和近兩萬輛的銷量使其殺入了前三。不過圈哥也有同樣的疑問,那就是其B端銷量究竟幾何。當然這并不是指B端銷量沒用,只是B端銷量具有不確定性,C端銷量相對穩(wěn)定且更能反映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不過這兩款車圈哥確實也都開過,作為家用完全沒毛病,所以這種踏實造車的車企獲得如今的“二哥”地位也的確令人欣慰。
《車壹圈》觀點:4月新能源榜單的確頗具看點,特斯拉集中交付似乎也不敵比亞迪,宏光MINIEV下滑的同時五菱繽果止住了頹勢,廣汽埃安則憑借緊湊級雙車的出色表現(xiàn)力壓特斯拉,成為新勢力車企“二哥”。但如今的競爭才剛剛拉開序幕,要想生存就得拿出本事,我們下個月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