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周,長安全新緊湊型轎車逸達上市,共推出三款車型,價格區(qū)間為8.79-10.79萬元。不久之前,比亞迪推出了秦PLUS(參數|詢價)冠軍版,起售價格為9.98萬元,在10萬級家轎市場,比亞迪長安兩個主流自主品牌相繼出手,以動力、空間、配置等全面超越的重量級產品,對軒逸(參數|詢價)、朗逸(參數|詢價)等合資品牌長期盤踞的主流市場發(fā)起了強力沖擊,面對自主品牌的這一波降維打擊,合資品牌能接得住嗎?首先,從價格上看,長安、比亞迪對10萬元級家轎市場就采取了一步到位的策略。目前合資品牌的主銷車型的價格區(qū)間都保持在10萬元左右,如日產軒逸的9.98-17.49萬元,朗逸的10.09-15.09萬元,伊蘭特的9.98-14.18萬元。比亞迪秦(參數|詢價)PLUS冠軍版以插電混動的技術優(yōu)勢和購買成本優(yōu)勢,將起售價直接下到了9.98萬元,而燃油車型長安逸達更是務實地將起售價定為8.79萬元。從價格和購買成本來看,自主品牌已經占據了優(yōu)勢。但長安和比亞迪此番的動作,并不單純是簡單復制從前的自主品牌低價策略,而是實打實的物有所值的一步到位。家用轎車通常會比較關注空間和動力,在這一點上,長安逸達和比亞迪秦的優(yōu)勢就十分明顯,我們拿長安逸達、比亞迪秦PLUS冠軍版、日產軒逸、大眾朗逸、現代伊蘭特進行五車對比,就能夠發(fā)現,在空間方面,長安逸達的軸距為2765毫米,大幅領先于其它車型,而比亞迪秦PLUS冠軍版的軸距為2718毫米,處于中上水準。至于動力方面,長安逸達配備的是1.5T+7DCT藍鯨動力系統(tǒng),軒逸采用的是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朗逸和伊蘭特則都是采用的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而秦PLUS冠軍版采用的則是1.5L+單電機的混動系統(tǒng),從動力性能上看,長安逸達遙遙領先,而從燃油經濟性來看,比亞迪秦PLUS則是不遑多讓的強者。從動力系統(tǒng)來看,長安逸達和比亞迪秦PLUS冠軍版都具有技術和性能方面的優(yōu)勢。再看配置方面,這本來就是自主品牌的強項,合資品牌各車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長安逸達入門即高配,全系標配了13.2英寸高清彩色觸控液晶屏、自動感應尾門、6安全氣囊、電子駐車等10項配置,逸達更是國內首款搭載百度“文心一言”的量產車型,在智能化和語音交互方面具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秦PLUS冠軍版雖然相比長安逸達配置略低,但與合資品牌車型相比,仍然具備較大的優(yōu)勢。無論是車輛本身的外觀內飾設計,還是動力、空間、配置,還是當前流行的汽車智能化體系,5款車型中長安逸達和比亞迪秦PLUS都有很明顯的優(yōu)勢,尤其是動力系統(tǒng)和智能化方面的優(yōu)勢,更是對合資品牌進行了降維打擊。燃油車選長安逸達,新能源車選秦PLUS冠軍版,這將是比較靠譜的選擇。新技術和新設計的爆發(fā),促進了自主品牌產品在多個維度對合資品牌的超越,反觀合資品牌,反而只能打起了價格戰(zhàn),從目前看合資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的主要策略就是擴大終端優(yōu)惠,比如軒逸在局部地區(qū)最大終端優(yōu)惠達到了2.5萬元,朗逸和伊蘭特的區(qū)域終端優(yōu)惠也有2.3萬元,反倒是成了價格戰(zhàn)的主力。而這個時候,消費者將面臨一個問題:在技術和配置方面都泛善可陳的合資品牌,還值得買嗎?CAR路里認為,新技術和新產品能夠給生活品質帶來質的飛躍,如果體驗了自主品牌的智能化技術和新能源技術,人們將會對汽車的價值產生全新的認知,如果合資品牌不能迎頭趕上,估計很快將失守很多細分市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