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5月份,轉(zhuǎn)眼間2023年即將過去小半年,隨著暑期消費市場的到來,很多人在翹首以盼汽車的第二波降價潮,能按時到來嗎?就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來看,多個省市已經(jīng)給出了不小的讓利幅度,有的是延續(xù)3月的政策,有的則是延長下半年的優(yōu)惠幅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里舉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
北京:2023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zhuǎn)出本市注冊登記在本人名下1年以上的乘用車,并在本市汽車銷售企業(yè)新購新能源小客車,可獲得8000元或10000元補貼。
上海:延續(xù)實施個人購買新能源車置換補貼至2023年6月30日,補貼標準為每輛車10000元。
河南:購車補貼政策延續(xù)至 2023 年 6 月底,對在省內(nèi)新購汽車的消費者按購車價格的 5% 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 10000 元 / 臺),省、市級財政各補貼一半,具體補貼標準和方式由各地結(jié)合實際制定實施。
成都:新購置并注冊登記的車輛(截止日期2023年6月30日),按照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不含稅價5萬元-10萬元(含)的補貼2000元/輛,10萬元-20萬元(含)的補貼4000元/輛,20萬元以上的補貼6000元/輛。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僅僅是大致的優(yōu)惠內(nèi)容,僅供大家參考,具體實施細節(jié)還需要看當?shù)氐脑敿毚胧?。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此次地方給出的讓利幅度“低調(diào)”了許多,不再像3月份那樣以“億元”為單位計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個省市的優(yōu)惠時間上,多次提到了“6月底”這個關鍵節(jié)點。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7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6B排放標準,雖說此前有消息傳出將延遲執(zhí)行國6B的消息,但截至目前暫未有官方文件確認。因此,筆者認為今年第二輪的“降價潮”或許真的要來了!
目前距離7月1日僅剩2月不到,各大燃油車型是時候加大馬力刷一波“存在感”了。并且,為了防止如“禁止大幅降價政策”或者“主流媒體的批判”等不確定因素的出現(xiàn),各大車企有必要提前開始新一輪的降價模式。這樣即便后期再有“不支持的聲音”,也已經(jīng)起到了一定的促銷效果。
這里可能有人就會質(zhì)疑,3月份的那波降價潮最終不也是沒有達到刺激消費的效果嗎?這點筆者不可否認。雖然3月份的降價沒有直接加大成交量,但總體而言,那輪降價潮中很多車企始終還抱著“保留一絲利潤空間”的幻想。
但這次不同了,再打價格戰(zhàn)的目的只有一個:清庫存?。?!哪怕是不賺錢都要甩出去,否則國6B一旦執(zhí)行,這批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只有報廢,別無出路。出手了還能指望靠后期的維保服務收回部分成本。
筆者始終相信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打個比方,如果這次雪鐵龍C6(參數(shù)|詢價)再來個10萬的價格還怕沒銷路?因此,3月份的那次降價可以將其視作一次“演習”,真正的“大戰(zhàn)”或在5~6月份。
當然,伴隨著燃油車的再次降價,新能源車也不會無動于衷。如果說燃油車的降價大部分是為了清庫存,那么新能源車蠢蠢欲動的降價則是在“宣誓主權”。
畢竟在國內(nèi)市場,新能源車型已占據(jù)了近3成的市場份額,對于他們而言,未來新能源是大趨勢,只有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而沒有退路可言。因為稍有疏忽,等第二波燃油車清完庫存,那么新能源車3成的市場份額又將被進一步壓縮。因此,新能源車型也只有跟著降價,只是在降幅上遠不及燃油車而已。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第二波的降價潮在政策端可能幅度會小些,畢竟也要考慮到對整個市場的負面影響;而在車企端則顧不上這些了,企業(yè)生存始終占第一位,因此價格上或?qū)⒂懈蟮捏@喜。但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那句話:根據(jù)自身預算,謹慎選擇合適自己的車型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