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主”代言并大膽玩“我不要你覺得”的梗,只能說林肯對傳播學有自己的一套理解。
(資料圖)
按照朱梅君的說法,“教主”在拍攝《新上海灘》期間就是領(lǐng)航員的車主,這個時間點倒推一下,我估摸著,應該是那臺試水的5.4L領(lǐng)航員,這車當年號稱“總統(tǒng)級SUV”,連售價都自信到了70萬級。
可惜,那個年代林肯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于是乎“總統(tǒng)級SUV”只能屈尊降貴到福特4S店銷售。對財大氣粗的中國土豪而言,你騙錢我不介意,但你讓我跌份兒,那絕對不行。
結(jié)果,“總統(tǒng)級SUV”走了個過場就匆匆結(jié)束戰(zhàn)斗。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林肯在2008年退出中國市場,到了2014年又卷土重來。
看得出,林肯是一條有夢想的咸魚,問題是它始終沒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沒有豪華品牌的命卻得了豪華品牌的病,那些所謂的“總統(tǒng)同款”、“尊貴血統(tǒng)”,完全割不動中國的韭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16年款林肯大陸(參數(shù)|詢價),41.88萬元的售價幾乎已經(jīng)看齊E級和5系,甚至比A6L還貴那么一丟丟。
同樣的價錢,不買硬通貨BBA反而去買個沒什么群眾基礎(chǔ)的牌子,七大姑八大姨們只會問我:你食不食油餅?
直到,林肯邂逅毛京波。
有一說一,毛京波絕對是林肯的功臣,這位鐵娘子不僅打破了“林肯和凱迪拉克之間差了一個沃爾沃”的偏見,還讓林肯從一個拖油瓶上升到了二線豪華品牌陣營的前列。
“林肯現(xiàn)象”這四個字,已然是對毛京波功績的最好總結(jié)。
不過必須承認,“林肯現(xiàn)象”的成功并不是毛京波一個人的功勞,很大程度上,林肯崛起的關(guān)鍵在于營銷以及服務。換句話來說,毛京波來的正是時候,離開的也正是時候,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營銷以及服務的增效逐漸觸及天花板時,林肯的銷量增長也就到頭了。這也是為什么,當BBA接連舉起價格屠刀后,林肯毫無招架之力的原因。
再換句話來說,朱梅君沒趕上好時候,爛攤子全得自己收拾。
所以,哪怕林肯一再鼓吹“堅持林肯之道”、“堅持做自己”、“堅持美式豪華定位”,2022年的成績單依然不盡如人意:全年累計銷量7.92萬臺,同比降幅13.4%。
這個數(shù)字有不少彩蛋,比如低于大盤,再比如遜于沃爾沃。唯一能慶幸的,是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的銷量分別下滑了20.5%和18.9%。但是又反過來,這倆的銷量成績幾乎是林肯的3倍,在絕對數(shù)值上完全是碾壓的狀態(tài)。
這點小確幸,對朱梅君來說,只能算阿Q精神。
當然,即便2022年保持了正增長,林肯也很難在內(nèi)卷的汽車市場繼續(xù)耗下去。國產(chǎn)化完成后,林肯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年上新的四款產(chǎn)品里,只有冒險家(參數(shù)|詢價)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而航海家(參數(shù)|詢價)、飛行家(參數(shù)|詢價)以及林肯Z等,均處于配角地位。
“連續(xù)32個月問鼎品牌單車月銷榜單”、“累計銷量破10萬臺”......這些看似輝煌的Title越集中在冒險家身上,林肯的危機就越明顯。2021年,冒險家的銷量達到45779臺,到了2022年,這個成績只有33594臺,同比下滑嚴重。林肯在2022年遭遇滑鐵盧的元兇,恰恰是冒險家。
這和日產(chǎn)有些類似,在很多人眼里,軒逸(參數(shù)|詢價)是YYDS,但在日產(chǎn)眼里,“一條腿走路”的痛苦誰用誰知道。
林肯和日產(chǎn)有同樣的硬傷,即“短板”太明顯。其實原本林肯Z是被用來補短的,但上市一年多來,林肯Z的累計銷量僅1萬臺左右,遠不及5系、E級、沃爾沃S90(參數(shù)|詢價)這些競品,也不如同門的蒙迪歐(參數(shù)|詢價)。
究其原因,還是“換殼”的鍋:同樣是福特C2平臺打造,外觀、尺寸、三大件也沒有太大差別,但林肯Z卻比蒙迪歐貴了10萬左右。
你很難不懷疑,林肯在造這款車的時候腦門刻著六個大字:人傻,錢多,速來。
不過林肯已經(jīng)不是第一天被質(zhì)疑“換殼”了,即便是門面擔當冒險家,也經(jīng)常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換殼銳際(參數(shù)|詢價)”。在某些車評人眼中,林肯不過是福特的精裝版。
朱梅君說“林肯的每一款車都有越級的硬實力”,起碼這句話放到林肯Z的身上,應該指的是價格層面吧?
燃油市場不利好,新能源領(lǐng)域林肯也沒什么建樹。冒險家PHEV的銷量可以小到忽略不計,而去年底亮相的林肯Model L100和林肯Star只不過是概念車,量產(chǎn)、交付什么的還不定要等到猴年馬月。反觀友商,寶馬去年推出了五款純電車型,奔馳和奧迪也帶來了全新EQE、C350 e L、e-tron Sportback等多款新品......再加上騰勢、極氪、蔚來、問界、小鵬等新勢力的圍追堵截,林肯哪怕是心有余也會力不足。
還是那句話,此時此刻走馬上任,對朱梅君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況且,朱梅君是福特的老將,勤勤懇懇工作了近30年,這自然會讓外界對她抱有更多期待。但凡無法超越毛京波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朱梅君勢必會被輿論鞭笞到體無完膚。
怎么辦?
可能朱梅君自己也不知道,因為眼下的林肯已經(jīng)沒有什么新牌可打,本身主力車型就那幾款,上新的速度還不夠別人快,除非是粘性極強的粉絲,否則在某個時間段的空窗期里,林肯將會面臨大范圍掉粉的尷尬境況。
剩下的最后一招,也許就是“降價”了,反正林肯早就干過這事兒,當年打折促銷的陣勢可一點也不輸隔壁的凱迪拉克。只不過長期來看,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不能用太久。除非,林肯有信心變成第二個凱迪拉克。
寫于后面:
從2020年7月開始,林肯便開始接連不斷地召回自家產(chǎn)品:起初是“頭枕強度不足”的領(lǐng)航員,后來是“制動效率下降”的飛行家、“車門無法上鎖”的MKZ以及“發(fā)動機熄火”的大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林肯共發(fā)起了至少七次召回,如此頻率是非常罕見的。對于一直以豪華品牌自居的林肯來說,這算不算是品牌硬傷的另一種體現(xiàn)呢?而這番實力,能撐得起朱梅君年銷10萬臺的夢想嗎?我很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