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最近很愛掀桌子。
(資料圖片)
先是20.99萬元起的飛凡F7,“死卷”中大型純電轎車市場,僅僅兩天后,上汽乘用車總經(jīng)理吳冰“轉(zhuǎn)場”燃油轎跑MG7上市現(xiàn)場,官宣了后者11.98萬元的起售價,引來一片嘩然。
這一輪的汽車價格戰(zhàn),早已不分燃油車、新能源車的序列,那么MG7如何做到價格上的足夠驚喜,它后續(xù)的市場表現(xiàn)是否又值得看好呢?
價格很能打!但市場挑戰(zhàn)也不小
既然是上市發(fā)布,我們率先盤一盤價格。
上市前夕,廠家也曾向媒體人員“打探”過心理價位,當時我對2.0T車型給出的評價大概是16-20萬元,1.5T車型可以酌情低一些,更好地走量??蓻]想到,隨著吳冰宣布MG7的正式售價,上汽是妥妥愛上掀桌子了。
11.98-16.98萬元的售價,的確超出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期,尤其是2.0T車型14.58萬元-16.98萬元,直接把頂配價格干到了近乎入門級的心理價位,而且這個價格也并不存在太多“貓膩”,畢竟標配的配置已經(jīng)相當不低,只有尾翼、智能包以及特殊內(nèi)飾顏色需要額外付費5000到12000元,選裝價格也不算太貴。而1.5T車型的入門價格直接到了12萬元以內(nèi),也讓這款車有了更多走量的可能性。
市面上10多萬元的轎車多如牛毛,但要找2.0T動力、雪茄式車身、轎跑造型的,也只有MG7這一款了,所以你很難橫向給它找到很直接的競品。從價位來看,MG7和日系的思域(參數(shù)|詢價)、型格,德系的速騰(參數(shù)|詢價),自主的星瑞(參數(shù)|詢價)、UNI-V(參數(shù)|詢價)等,都有所重合,但還是那一句,MG7的動力、造型,是所有競品中的獨一份。
在新能源車大行其道的今天,MG7的強動力、優(yōu)化造型特征,也是它的核心差異點,所以從價格來看,MG7幾乎沒有太多挑剔的地方,它所面對的挑戰(zhàn),是消費者還會不會熱切地為一款全新的燃油車埋單。畢竟,前面提到的幾款競品,銷量大多也還不錯,但距離自己的銷量巔峰期,也有一定差距。
結(jié)合MG目前的市場表現(xiàn),前期MG7可能會沖高一波銷量,后續(xù)能維持在幾千的銷量,則屬于比較合理的水平,畢竟中國的“真”轎跑,實在是太少了,MG7會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可能是燃油車的“最后”猛攻
在此前多次的MG7靜態(tài)、賽道以及道路試駕的體驗后,我都曾表達過一個類似的觀點,就是這款車很可能是汽車品牌在燃油車領(lǐng)域發(fā)起的一次最后“猛攻”。此觀點不止針對MG,而是家用汽車品牌,很難再在燃油車上有翻天覆地的技術(shù)革新了。
為什么這樣說?因為MG7在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這傳統(tǒng)三大件上,都代表了上汽自主品牌目前的集大成實力,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mCDC智能可調(diào)電控懸架甚至是降維打擊的配置,斑馬洛神8155智能座艙系統(tǒng)、NGP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也讓它的智能化不輸高端智能電動車。
在之前的試駕過程中,MG7 180萬內(nèi)唯一的自適應三段式電動尾翼,還是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光,中低速行駛時,尾翼收納于掀背尾門,輕微上挑的鴨尾滿足一般速度下的氣動需求;高速行駛時,尾翼自動上升打開,提供更穩(wěn)定的下壓力,帶來更沉穩(wěn)的駕控體驗。
而超過260匹的馬力、6.5秒的零百加速、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mCDC智能可調(diào)電控懸架,也帶來了更高的駕駛上限。盡管MG7依然是一款城市向、家用向的車,但這些駕駛硬件層面的拔高,還是滿足了大家對于一臺優(yōu)雅、好玩轎跑的期待,別忘了,MG7還擁有X-Mode的超級玩家模式,這款車在動力、聲浪上都能給到駕駛者愉悅。
更重要的是,MG7的價格一出,的確降低了年輕消費者入手轎跑的門檻,對于兼顧家用和駕駛樂趣的那一撥消費者來說,MG7的確是相當均衡的選擇。
因此,MG7在產(chǎn)品力上確實有獨到之處,而且上汽也用合理的價格,盡可能為用戶帶來更全面的用車體驗。
對于MG7的市場前景,從產(chǎn)品力層面來看,我們當然可以樂觀看待,但在燃油車市場份額迅速萎縮的當下,也沒必要盲目鼓吹。只是不得不感嘆一句,當新能源和混動車型鋪天蓋地的時候,這輛2.0T的轎跑,的確讓“汽油粉”有些悲喜交叉的感覺。
最后,祝MG7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