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打到藍牌的網(wǎng)約車了?
仔細想了想,不僅網(wǎng)約車打不到油車,出租車也越來越少見到藍牌的。
猶記得新能源汽車剛興起的時候,電車還比較少,每次打到都要和師傅聊聊用車感受。如今只要叫車,有九成都是電車,反而少了很多興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得不說,網(wǎng)約車市場潛移默化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不僅顛覆了汽車市場的格局,也深深地影響到出行市場。
網(wǎng)約車發(fā)展的最初階段,其實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
很多人還記得滴滴和Uber補貼大戰(zhàn)時,出門打車甚至都不用花錢。但是,那時的出行市場其實是比較混亂的,用戶的體驗也并不算好。
因為平臺為了更快占領市場,對司機沒有建立準入門檻以及行為約束規(guī)范,只要有車有駕照,就能注冊成為司機。在大額補貼的吸引下,很多車主注冊為網(wǎng)約車司機,魚龍混雜之下,網(wǎng)約車市場十分混亂。
后來隨著滴滴收購Uber,出行市場的秩序才算建立起來。一來,想要注冊成司機有了門檻,必須先獲得網(wǎng)約車三證。二來,對車輛的車況也有了一定要求。在此基礎上,司機還要先進行培訓,在服務方面也有一定提升。
網(wǎng)約車開有序發(fā)展之后,開始出現(xiàn)新的變化——網(wǎng)約車的主體,從個人向公司發(fā)展。
個中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因為車企將車打包賣給出行平臺,其實是雙贏的操作。車企獲得了銷量的提升,而出行平臺則用遠低于市場的價格獲得了運營車輛。
新能源汽車的到來,加劇了這個變化的過程。因為前期的純電動車并不算好賣,車企只有賣給B端市場才能提高銷量。除此之外,新能源補貼政策對車輛的行駛里程也提出了要求,車企為了獲得補貼,需要車輛能跑足里程。
這種變化其實對個人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因為買車還是租車其實是個算數(shù)題。買車在前期投入較高,但是后期跑出來的訂單,除去平臺抽取的傭金,都是自己賺到的。租車的話,更像是為平臺打工,但是跑一天賺一天。
在這里分享一下我了解到的信息:目前電車的租用價格在每天100元左右。當然,平臺租車不是按天計算,每次租車最短都要半年。
租車的好處是,前期投入比較少,即便不想跑了也不會損失太大。另外,就是比較省心,不少租車平臺會對車輛進行統(tǒng)一保養(yǎng),甚至會負責車輛的維修。
當然,司機能夠體會到的好處還不止這些。這就牽扯到出行市場的另一個變化——從用油到用電。
對司機來說,油車和電車在成本上的不同是非常明顯的。按照92號汽油8元/升,百公里油耗6L計算,油車每公里的成本是0.48元。而電車每公里的成本只有0.1元。
看起來不過是4毛錢的差距,但實際上這是倍數(shù)的差距。也就是說跑得越多,電車的成本就越明顯。
按照司機每天跑500公里計算,油車的成本大約是250元,而電車的花費則只有50元。這中間的差距,已經(jīng)2倍于電車的租賃費用了。
我曾經(jīng)打到過一輛漢EV(參數(shù)|詢價),還以為自己是不是看錯了。司機大哥則表示,電車好開用車成本低,兩年就跑回來了。不知道大哥現(xiàn)在是不是已經(jīng)回本了。
用車成本的差距顯而易見,未來的出行市場必然是電車的天下。
即便是用電,也有充電和換電的區(qū)別。目前的網(wǎng)約車市場是快充的天下,但換電模式,正在悄然興起。
其中表現(xiàn)最突出的,非曹操出行莫屬,通過與睿藍汽車合作,它似乎解決了換電模式盈利難的問題。
換電模式并不新鮮,蔚來就以換電而聞名。但是為何蔚來跑不通的換電模式,卻讓曹操出行給打通了?這就牽扯到一個換電頻次的問題。同樣都是換電,蔚來的用戶是車主,他們使用換電站的頻次顯然是有限的。
出行市場不同,以楓葉80V(參數(shù)|詢價)為例。保守來算,如果一個換電站每天換電300次,每次換電費用80元,那一天的收入就達到2.4萬元,一個月就是72萬元。
而一座換電站的成本,大約在150-200萬元之間。如果按照上述數(shù)字來算,三個月就可以回本。即使換電次數(shù)與真實情況有出入,但回本不再是天方夜譚。
不能忽視的是,這只是換電站服務于出行市場的收入。而隨著個人用戶的增多,換電站的服務對象也將擴大,每天的營業(yè)額也會相應增加。不得不說,換電模式與出行市場真的很契合。
當然,曹操出行的換電模式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因為它的換電費用按照公里數(shù)計算,有的地方每公里要0.35元。這反而是削弱了用電帶來的成本優(yōu)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身的吸引力。
有趣的是,一個司機跟我吐槽換電模式。他說原本充電的時間可以吃個飯打個盹,現(xiàn)在幾分鐘就搞定,反而沒時間休息了!
從無序到有序,從個人到公司,從用油到用電,從充電到換電,網(wǎng)約車市場的變化還是很有趣的。
也許未來,藍牌的網(wǎng)約車會成為絕版,換電的網(wǎng)約車會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