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資料圖)
2023年1月29日,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公開聲明,像上海這種特大型城市,擁有密集的人口,最終的發(fā)展還是要收取城市擁堵費。而將來取消牌照后,之前花錢買牌照的車主,可以用牌照費沖抵押牌費。
看來,這就像是小學(xué)生立下好好學(xué)習(xí)的FLAG一樣,這一波征收擁堵費的話題,再一次出現(xiàn)了。
每一次提到這個話題,一定是因為本身的上海市高架橋,也已經(jīng)堵成了停車場。即便這個城市對于交通的發(fā)展速度比其他城市要先進很多,但是考慮到居住人口和車輛的保有量,還是會有很嚴(yán)重的堵車現(xiàn)象。尤其是最近還有網(wǎng)友爆料出,在上海的高架橋上面光等待時間就花費了78分鐘,而原本這段路線只有20分鐘,最終的價格也是高達86元之多。于是有“磚家”建議,那么多綠牌新能源車不繳費,路上能不堵嗎?干脆學(xué)人家國外,只要上高架,一律收上50元、100元。
但是,征收擁堵費真的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擁堵問題嗎?還是以上海作為例子,如今上海的汽車保有量是500萬輛,這還是一個限制了牌照的城市,即便如此還是每年會新增六七十萬輛,而因為牌照的原因,新能源車型增加更多,可以達到百萬級別。照這樣的速度繼續(xù)增長下去,上海每年至少要增加300萬輛車子,而對于中心城區(qū)的最大承載能力,也只是250萬輛。按照這樣的發(fā)展速度,上海的人大代表認(rèn)為,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了。
對于這一波的話題,早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幾年前就有自媒體發(fā)布了消息,建議,拍賣藍牌得到的收入建設(shè)了上海的高架和公交運營。但是綠牌不用花錢的免費,卻依舊可以享受這些權(quán)利,這樣的話藍牌車主會不公平的。而現(xiàn)在的“磚家”開始提議,上??煞滦|京,采用“一刀切”模式,上一次高架不管開多遠(yuǎn),都要收錢。這樣的話,能坐地鐵的人就坐地鐵了,而趕時間或者要享受,就要多花錢。至于到底收多少錢,也有了效仿的目標(biāo),東京市50元,那么上??梢允?5元,不過最終還是要漲到50元的。再往后向紐約看齊,持續(xù)上漲,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而且宣稱這才是最公平的方案。
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說一定要收這個費用的話,那么的確是能夠部分解決擁堵。但是你想過嗎?本身城市就有著嚴(yán)苛的限購政策,再加上收費,會嚴(yán)重抑制汽車消費。并且,這個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關(guān)于征收擁堵費,有錢人根本不在乎,你想那些開著豪車的人更是有了大行其道的本事,難道別人看了之后不會不舒服嗎?而另外一些根本不在乎的就是公務(wù)用車,不管擁堵費多高,不管怎么征收,最后都是公共財政買單,這樣的話,如此看來就是普通的消費者,被限制了。
有不少專家舉了東京、新加坡、倫敦等城市征收擁堵費的例子,來論證收擁堵費的合理性,然而實際上,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幾個地方征收擁堵費都陷入了“征收擁堵費——短暫緩解——出行需求繼續(xù)增長——更多限行或收費”的怪圈。
鬼斗車觀點:中國國情決定了你是否可以收費,而不是簡單的抄襲國外的解決方案,要是不想擁堵還是需要綜合治理,你隨隨便便的一次建議,其實并不具備任何的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