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1月5日是比亞迪發(fā)布仰望品牌,而不是發(fā)布高端車型,正常發(fā)布會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易四方”這個技術架構。因為這場發(fā)布會連車的細節(jié)都沒說,參數也不太知道,核心焦點還是仰望U8上所搭載的四電機技術。
我基本上看完了整場發(fā)布會,有兩個感受——
(相關資料圖)
1、仰望產品的百萬級定位是真正有技術支撐的,易四方技術對現(xiàn)在的百萬級豪車就是降維打擊。
2、仰望品牌的核心價值是極致安全——確保有錢人的安全,是讓有錢人掏錢的最好話術。
這次發(fā)布會,應該是比亞迪完成年銷量186萬輛以后,王傳福第一次登場站臺,作為中國身價最高的汽車人,他所表達的觀點可以說很有高度。
發(fā)布會上,王傳福對豪華品牌的定義也很有意思,他說:“我們相信中國人的高端品牌絕不僅僅是買料堆料,應該是基于超級技術為用戶提供顛覆性的產品和體驗。”
然后他就給出了比亞迪打造百萬級高端品牌的理由:縱觀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史,高端汽車品牌的誕生一定伴隨著頂級核心技術的成熟,超級技術造就高端品牌。在“易四方”技術誕生后,中國汽車首次具備了以核心技術優(yōu)勢沖擊高端市場的機遇,有能力掌握高端汽車性能的定義權,于是仰望品牌應運而生。
所以,王傳福認為,仰望敢于賣高價,是因為仰望有真正的核心技術,并且是別的車企追不上的,也是仰望能夠真正成為豪華品牌的原因。
那么,易四方技術到底是什么呢?
簡而言之,易四方技術是一個平臺技術,而不是某一項技術。而這個技術平臺的核心,是一套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動力系統(tǒng),然后從感知、決策、執(zhí)行三個維度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特性進行了全面重構,徹底顛覆以往燃油車一個發(fā)動機、一套變速箱控制四個輪子的動力系統(tǒng)能力體系。
“易四方”的名字取自該平臺“e的4次方”的諧音,也就是四個電機。比亞迪應該算是國內首個量產四電機驅動技術的車企,而在海外有能力做四電機的車企也少之又少——之前奔馳在G-Class電動版概念車中演示過類似的技術。并且這四個電機還不是說兩兩組合發(fā)力,而是實現(xiàn)了分布式四電機輸出,每個電機都能單獨控制,這個技術確實很領先。
比亞迪在仰望發(fā)布會上也展示了四電機的功能:一個是橫向移動,這個是需要配合麥克納姆輪來實現(xiàn),然后前后電機轉向方向不同;另一個則是原地掉頭,這個只需要前后電機反向轉就可以。
要知道,或許有些車企可以使用四電機,但是要單獨控制四個電機卻前所未聞,而比亞迪已經能夠在量產車上實現(xiàn)四電機的單獨控制,技術實力超強。
實際上,要做四電機不僅僅是安裝四個電機就可以了,里面的技術難度很高。
首先是尺寸,簡單把兩個電機拼起來是不行的,體積太大了,所以比亞迪做了雙電機雙電控集成化系統(tǒng)。
然后是電控部分,比亞迪自主研發(fā)了800V的碳化硅電控,效率更好,能夠達到99.5%。
由于四電機總共1100匹馬力的高功率,所以還需要高功率電池的支持,因此易四方也使用了專用的刀片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更為先進。
接下來是算力上的支持,因為需要同時協(xié)調四個電機的輸出,因此需要更強大的算力支持,易四方用了中央控制器,還有動力域、車身域、底盤域三個協(xié)同域。
另外就是比亞迪使用了融合感知,可以把攝像頭、雷達這些傳感器探測到的信息匯集起來,然后讓中央控制器給到電機輸出指令,匹配調整輸出扭矩。比如探測到冰雪路面、只有一半輪胎有抓地力的情況,可以通過調整四個輪胎不同的扭矩輸出,讓車輛行駛更平穩(wěn)。
為什么比亞迪要做四電機呢?
核心原因就是,為了極致的安全。什么叫極致的安全?那就是去應對那些不尋常的情況。
比如行駛時突然爆胎了,尤其是高速上,一般小轎車爆胎了就會翻車,車輛碰撞安全性好一點的人或許沒事,但運氣不好就難說。
所以比亞迪的四電機技術就可以解決這種突然爆胎的問題。通過電控算法去實時調整每個車輪的輸出,計算出一個需要的反向橫擺力矩來調整車身,避免爆胎后突然一個車輪失效帶來的車輛橫擺、失控。這個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最高可支持時速120公里/小時。
還有就是車輛涉水時,輪胎沒有抓地、突然浮起來這種情況——一般越野涉水時都一定強調不要浮水,因為車輪沒有抓地力基本就沒辦法行駛了。這其實也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但比亞迪就是要確保這種罕見情況下安全。
易四方的平臺可以實現(xiàn)IP68的防水級別,當車輛在水里浮起,車輪可以通過不同的扭矩控制,把車輪當做“槳葉”攪動,實現(xiàn)車輛的水中機動轉向,從而回到淺灘完成脫困。這個場景真的是非常特別,而比亞迪也強調這是一個“被動功能”,是一種應急救援,不建議駕駛者主動嘗試。
當然,比亞迪還設計了包括沙漠沖坡、冰原駕駛等場景,都是向消費者展示了如何確保“極致安全”。
可以想象,當一個花了100萬元買仰望U8的車主,在遇到這些特殊的路況和危險時,車輛可以確保他們脫困,這能夠帶來多大的心理滿足?對于愿意花100萬元的汽車買家來說,再豪華的配置、再好的智能體驗、再流暢的車機系統(tǒng),也比不上遇到危險時能救他一命。即便遇到這種危險的概率可能是萬分之一,但是對于這些有錢人來說,他愿意花錢買的,就是這萬分之一概率下的安全。
所以,仰望品牌主打這個“極致安全”,把四電機系統(tǒng)帶來的體驗都聚焦在“安全”上面,可以說是比亞迪最精準、最成功的地方。如果只是說四電機的越野性能、四電機帶來的加速性能,我相信沒有這么多人會對仰望U8有這么大的熱情。但是一提到極限情況下的安全,提到車在水流中可以轉向上岸、在高速上爆胎可以安全停穩(wěn),這些場景下帶來的觸動,才是真正讓仰望品牌的豪華定位立起來了,才讓四電機這個核心技術立起來了。
可以說,比亞迪推出的易四方技術,就是燃油車時代那些V8、V10、V12發(fā)動機的技術,就是體現(xiàn)比亞迪能夠造出百萬豪車的底氣。正因為比亞迪有了這樣的四電機技術,才讓中國消費者第一次感受到,中國車企和BBA真正在技術上、品牌上的平起平坐。
文 | JackieLXX
圖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