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外媒曝光了特斯拉新一代的超級充電樁設(shè)計圖,稱其為“備用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新品。考慮到在之前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表示會采用全新的fat-charging技術(shù),讓充電樁的峰值充電功率達到350kW。
這次設(shè)計圖的曝光指向性就相當明顯了,那就是特斯拉的V4超級充電樁要來了,相比V3樁峰值功率再度提升了100kW,這可是足足40%的提升。
但從主要對手們的表現(xiàn)來看,似乎沒人把特斯拉的V4超級充電樁當回事。比亞迪依然沒有相應的超充布局計劃,蔚來也是沉迷于擴大換電網(wǎng)絡(luò)。
(相關(guān)資料圖)
它們究竟是靠什么在與特斯拉對抗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唯快不破,特斯拉愛充電勝過愛開店?
前陣子,有研究機構(gòu)曝光了新勢力品牌們的開店情況,理想汽車以525家門店數(shù)量排名第一,隨后是零跑、小鵬、蔚來、哪吒,甚至嵐圖這樣“上線”沒兩年的企業(yè),門店數(shù)量也超過了特斯拉。
作為國內(nèi)銷量最高、量產(chǎn)最早的新能源車企之一,特斯拉的門店數(shù)量“少得可憐”,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只有226家,并且增長非常緩慢。
這與特斯拉的策略強相關(guān),如果條件足夠成熟,它甚至想將實體門店全部撤掉,所有人在網(wǎng)上看車、訂車,然后車輛直接“寄到”家里。因為特斯拉本來就是一家非?!芭侣闊钡能嚻?,而實體門店最大的特點就是“麻煩”。
但在建充電樁上,特斯拉卻罕見地不怕“麻煩”。在它剛剛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上,就將充電樁建設(shè)放在了提升服務的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地區(qū)已經(jīng)建起了1200+座超級充電站,涉及超級充電樁8700+個,覆蓋370+個城市和地區(qū),對所有對手幾乎都是斷層領(lǐng)先。
實際上在特斯拉的體系中,最重要的三個事情,分別是盈利、工廠建設(shè)和交付能力提升以及充電樁建設(shè),足以可見充電對于特斯拉的重要性。
在這一點上,小鵬應該是與特斯拉最接近的車企,它的超充站也達到了700座,但總體充電樁的數(shù)量相比特斯拉依然還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小鵬超充站的普遍單槍充電功率都只有120kW,與特斯拉V3超充的250kW相差較遠,更不用說即將上來了V4超充樁了。
當然了,有人會說小鵬有480kW超充樁的技術(shù)儲備,但這樣級別的超充樁,對于布局點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時對于車型的電氣平臺也有要求,目前小鵬只有G9一款車能夠用480kW快充。而特斯拉從V2到V3,再到即將布局的V4,都是大面積覆蓋,所有車型都能通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斯拉在超充這一塊的領(lǐng)先幅度依然相當大,哪怕是最接近的小鵬,也難以望其項背。
(2)無招勝有招+吸星大法,比亞迪的補能解法
令人意外的是,作為特斯拉的最大對手,比亞迪在超充布局上完全“躺平”。雖然時不時傳出與殼牌等業(yè)內(nèi)巨頭合作建超充站的消息,但進境確實一直不算快。
那比亞迪是如何面對特斯拉的壓力的呢?答案是無招勝有招外加吸星大法。
作為國標充電標準的重要制定者之一,比亞迪車型的充電兼容性相當好,幾乎可以適應所有充電樁的要求。甚至可以用蔚來和小鵬的充電樁,更不用說特來電、國家電網(wǎng)、星星充電這些公共充電樁了。
特斯拉雖然暫時還不能用,但之前馬斯克已經(jīng)表示過,特斯拉的充電網(wǎng)絡(luò)會逐步向其它品牌的電動車開放,可能比亞迪用上特斯拉充電樁也是遲早的事。
這就是比亞迪的策略,反正大家都在建充電樁,能夠用不就行了,根本不急。
而且比亞迪還有一項獨門技術(shù),那就是“升壓充電”技術(shù)。不需要像小鵬一樣采用800V電氣平臺和專門的充電樁,而是通過車內(nèi)的電控系統(tǒng)將內(nèi)部電壓升高,然后用更高的電壓給電池包充電。
這樣一來,比亞迪在公共充電樁上充電的功率,明顯高于特斯拉、蔚來、小鵬等品牌的電動車。比亞迪漢在國網(wǎng)快充樁上都能達到100多kW的充電功率,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能實現(xiàn)40kW的功率。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個速度也夠用了。
甚至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排車“躺在”一起充電,一輛比亞迪進來,然后大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功率全部下降了,就比亞迪充得最快,堪稱“吸星大法”。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定位。比亞迪畢竟是一個以中低端為主的品牌,即使是最貴的漢和海豹,也要比特斯拉的價格低一截。選擇比亞迪的車主,可能更多看中的就是它的平衡與實惠。
特斯拉V2超充樁的使用費用大概是1.6-2元/kWh,V3則是2—2.5元/kWh。在V3開始大量布局之后,很多用戶都表示自己寧可用V2。而接下來的V4超充樁,使用價格也會更貴。保時捷之前搞的超級充電樁,也沒幾個人愛用,哪怕是保時捷車主也覺得貴。
對于立足平民市場的比亞迪來說,超充確實并不那么剛需。與其投入大量的資金在這上面,還不如做價格更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畢竟羊毛總是要出在羊身上。
(3)大力出奇跡,蔚來構(gòu)筑最強護城河
7月29日,蔚來超充站深圳曙光科技大廈正式上線,蔚來完成了第10,000根充電樁的布局。累計1,039座換電站和10,071根充電樁,已經(jīng)構(gòu)成了蔚來的最強護城河。
尤其是如此眾多的換電站,更是成為了蔚來與其他品牌區(qū)分的標志。
作為最知名的補能技術(shù)之一,換電幾乎是大多數(shù)車企都不看好的賽道。因為代價太大,一座換電站的選址、建設(shè)成本就要800多萬,再加上電池和設(shè)備成本,往往需要超過千萬的費用,這對于車企來說是巨大的負擔。而且由于不同車企的電池形式不一樣,換電站往往只能服務自家車輛。
更別說很多人還覺得換電只是過渡技術(shù),一旦電池技術(shù)突破,換電將是最早被消滅的賽道。因此從2007年純電動汽車換電技術(shù)出現(xiàn)開始,這條技術(shù)路線的發(fā)展就一直非常緩慢,直到蔚來的出現(xiàn)。
蔚來的思路很簡單,雖然換電的代價巨大,但可以逐步完善嘛,而且成本可以逐步拉低,效率可以進一步提升。
2022年7月4日,蔚來用戶累計換電次數(shù)達到1000萬次。其中第1次到第100萬次花了29個月,而從第900萬次到第1000萬次卻只花了耗1個月,這個數(shù)據(jù)還在不斷刷新。
現(xiàn)在蔚來換電站的日均提供換電服務超過30000次,并且換電也成為了蔚來用戶最喜愛的加電方式之一,甚至很多用戶提車幾年還從來沒有充過電。畢竟不到3分鐘(二代換電站)就能續(xù)航“滿血復活”,誰能不愛呢?
圍繞著換電,蔚來構(gòu)筑了一套NIO Power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能源服務體系,做到了“車電分離”,讓用戶可以徹底免除天價換電池的焦慮。
換電不僅沒有像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所說的一樣,“拖垮”蔚來,反倒是成為了蔚來最強大的護城河。
(4)功夫拍案
其實特斯拉也好,比亞迪、蔚來也罷,雖然它們“重倉”的補能方式天差地別,但有一點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非常適合自己。
以特斯拉為例,它的賣點就是科技,大量超充站的投入,既能方便用戶,也能展示自身技術(shù)提升品牌形象;而比亞迪的賣點是經(jīng)濟、實惠,這就沒必要大舉投入換電和超充了,能兼容更多的充電樁,充電速度足夠快,這就夠了。
至于蔚來,作為一個平均售價超過42萬的新勢力品牌,換電護城河的存在可以幫助它坐穩(wěn)高端。同時高端豪華的定位,又能讓它有更強的溢價能力。雖然看似復雜、笨拙,但這條路讓蔚來走通了。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家最看好誰的技術(shù)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