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skysphere、奧迪grandsphere、奧迪urbansphere,也就是奧迪三寶全部完成了亮相,作為四環(huán)品牌先后推出的三款概念車,事實上代表了奧迪定義未來汽車的三個維度。
文丨王二小
繼奧迪skysphere、奧迪grandsphere相繼發(fā)布之后,昨日(4月19日)奧迪urbansphere正式展露真容。
至此奧迪三寶全部完成了亮相,作為四環(huán)品牌先后推出的三款概念車,事實上代表了奧迪定義未來汽車的三個維度。
奧迪skysphere在2021年8月首次亮相,是一款電動兩門敞篷跑車,設計了兩種不同的模式:GT模式與運動模式。前者注重空間的舒適性,后者注重駕控的運動性。
但它最大的特性是可變軸距底盤,通過電動機和一套復雜的機構,奧迪Skysphere的車身和框架組件可以實現(xiàn)移位調整。
▲收縮軸距變身跑車
簡單地說,就是奧迪Skysphere的大小可以變化,據(jù)悉其軸距和車身長度可以調節(jié)250mm,離地間隙可以調整10mm,有點變形金鋼的味道。
它是奧迪對自動駕駛GT車型的設想。
奧迪grandsphere,定位為電動豪華四門轎車,該車最大的亮點是沒有 B 柱,采用對開門設計,開放式內部空間營造出獨特的氛圍。新車可視為奧迪 A8 的繼任者車型。
而今天發(fā)布的奧迪urbansphere,是奧迪有史以來尺寸最大的車型,可容納六名乘客,它長5.51米、寬2.01米、高1.78米,軸距長達3.40米,在高端汽車中也是大塊頭。
顯然它既強調移動辦公的商務范兒,也兼具私密生活空間。
這三款概念車的共同點是全部基于 PPE 平臺打造,并采用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可自己尋找充電樁。
這三款車可以視為奧迪對自動駕駛時代的產品有了清晰的路線圖。
作為最后一款亮相的概念車,奧迪urbansphere除了大,另外一個特點是引入華人設計團隊,吸收了中國消費者的意見。
它被稱為一款貼近中國消費者、聚焦中國城市交通,洞見未來全球高端智慧出行的車型。
在設計過程中,奧迪在中國北京與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兩地的設計團隊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了這款概念車。
當然我們可以將中國消費者首次參與奧迪車輛設計過程視為奧迪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另一個原因則是奧迪認可智能駕駛和車聯(lián)應用最前沿的試驗場與推廣地都是中國。
奧迪中國內飾設計負責人武云舟:“中國消費者是數(shù)字技術的愛好者,對先進技術保持著開放的態(tài)度。智能手機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侶。他們更希望擁有觸摸屏、超清圖像、人性化操作、流暢的網(wǎng)絡和專屬的車載Wi-Fi等等?!蔽湓浦郾硎荆耙蚨?,在內飾方面,除了駕駛體驗和個性化配置之外,智能互聯(lián)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博士表示,“這款概念車將成為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zhàn)略的首個強有力佐證?!?/p>
在L4級自動駕駛模式下,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的方向盤和踏板可以被隱藏,車內將轉變?yōu)橐粋€移動交互的體驗空間。通過無縫接入全方位的數(shù)字生態(tài)系統(tǒng),汽車不再僅是出行工具,而進化成數(shù)字化體驗的終端。
未來智能汽車將是一個數(shù)字終端,這已是業(yè)內共識。但如何做的好考驗著每一家廠商。
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以超大空間來回應這種數(shù)字終端可商可生活的交替場景設計。
概念車內部空間寬敞,但在安置座椅、儲物裝置和功能元件數(shù)量上表現(xiàn)得極為克制。用戶對寬敞空間的需求成為優(yōu)先考慮,并被列為乘坐舒適度的重要考量因素。urbansphere既可以用作移動休憩室,也可進行移動辦公,自動駕駛技術為車輛內部設計變革提供了新想像空間。
奧迪不斷強調,這三款車采用“sphere”命名即在于強調智能汽車的核心在于車內空間。
車輛設計和技術的基礎變?yōu)檐噧瓤臻g,即乘客在出行途中的生活與體驗空間。車內空間、車輛架構及各項功能都發(fā)生了改變,設計過程本身也發(fā)生了變化。
同時在軟件生態(tài)方面,需要整合供應商的數(shù)字服務,既需要用戶可獲取與當前行程相關的各種服務,還可處理出行以外的日常事務,如在車上進行訂餐或在線購物。
此外,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可在用戶居住地自動接載乘客,并能獨立尋找停車場和充電設施。
當然,在車載信息娛樂服務方面,比如無縫集成車載音樂和視頻流媒體,提供音樂會、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等專屬活動服務,事實上這些早已在眾多量產車型上實現(xiàn),奧迪的這一理念并未先行多少。而這些服務也意味著汽車外資品牌需要與本土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有更深層的合作。
下面回到設計層面,在內飾設計上,奧迪強調三個元素:觸感、形態(tài)、功能。
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車門前后采用對開門設計,并取消了B柱。當乘客上車時,整個車內空間會面向乘客敞開。與此同時,座椅向外旋轉,一束燈光“紅毯”般點亮,充滿富有情感的儀式感。
兩排四個獨立座椅有頭等艙的感覺,后排座椅空間更大,可多方面調節(jié)。靠背最多可傾斜60度,腿托可同時伸展。座椅可旋轉,更方便車內人員面對面交談。而那些想要私密空間的乘客則可以通過頭枕后方的隱私屏,有效地在頭部上方區(qū)域與身旁的其它乘客隔絕開來。
每個座椅還配有獨立的音響區(qū),其揚聲器位于頭枕處。前排座椅的靠背上也配有單獨的顯示屏。當乘客之間想要共享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時,一塊大尺寸的透明OLED屏便會從車頂垂直降至兩排座椅之間。通過一塊橫穿整車內部的“影院大屏”,后排兩名乘客可一起參加視頻會議或觀賞電影。該大屏還可分屏使用。
無需使用大屏時,由于其透明設計,乘客可直接清晰看到前方。而且,乘客還可選擇將屏幕向上收起,與玻璃車頂融為一體。
同奧迪grandsphere概念車一樣,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內飾將空間、結構、數(shù)字技術融為一體。
在自動駕駛過程中,方向盤、踏板和常規(guī)儀表盤都可隱藏,更加強化了車內的空間感和自由度。
在人機交互方面,強調簡約至上。開啟駕駛功能之后,無論是圓形儀表盤,還是虛擬駕駛系統(tǒng)的黑色屏幕都將被隱藏起來。取而代之的是由頂級材質打造的輪廓清晰、安寧靜謐的舒適區(qū)域。
內飾以柔和的米色與灰色為主色調。車內四周、座套和地毯均采用木材、羊毛和合成紡織面料,觸感極為柔和。座椅外殼為深綠色,能更好地舒緩雙眼。
只需指尖輕點,便可喚醒全車,各項功能應時啟動。其中最先令人驚喜的或許是前擋風玻璃下方實木面板上的投影。在不同駕駛模式下,例如傳統(tǒng)手動駕駛模式或L4級別自動駕駛模式,投影或橫貫分布在整個車內空間,或單獨顯示在駕駛員或副駕駛面前,以高分辨率方式呈現(xiàn)旅程所需的所有信息。
另外,用戶可通過使用投影下方的感應區(qū)域,快速切換音樂或導航等功能,該區(qū)域將展示所有車輛已激活的功能和應用。
在對開車門的內側切口附近,還安裝有一個別具特色的創(chuàng)新控制元件:MMI感應式控制。
當用戶坐直,在離控制區(qū)域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這個控制元件上的旋鈕或按鈕,手動選擇各種功能菜單,點擊相應界面,操作簡單直觀。
此外,由于可應用眼球追蹤和手勢控制的組合操作,當座椅向后完全傾斜時,用戶仍可以使用這一便捷功能。傳感器將追蹤眼球運動,識別目光及視線。用戶只需做出類似于觸摸操作的模擬手部動作,無需俯身或進行任何接觸,就能輕松操作系統(tǒng)。
另外一個新設計即對中國消費者的建議,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可以視為一個移動的個人健康空間,具備乘員壓力監(jiān)測功能。通過面部解讀和語音分析,汽車可智能判斷乘客的感受,并提供個性化的放松建議,如通過獨立屏幕和頭枕上的私人音響區(qū)使用“冥想”應用程序等等。
此外,控制面板集成在車門的扶手中。這一點全新寶馬7系(參數(shù)|詢價)也采用了類似的設計。
而且,汽車可始終為乘客提供載有視覺信息的觸摸屏,并通過光學指示器顯示其位置。同時,左右車門的扶手上都配有VR眼鏡,可以與包括Holoride在內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結合使用。
在外觀設計上,讓人印像深刻的有兩點,一是數(shù)字化點綴式燈面,一是靈感源自90年代經典奧迪Avus概念車的24英寸雙六輻設計輪轂。
在奧迪經典的一體式格柵內部的燈面仿佛一座舞臺或一塊畫布,能通過動態(tài)照明效果向其他車輛或行人發(fā)出明確信號,提高駕駛安全。車尾也有類似功能的矩陣式LED光面。而一體式格柵左右上方的燈組看起來細長狹窄,被稱為“奧迪之眼”。
燈面區(qū)域可根據(jù)交通狀況、環(huán)境及用戶感受進行調整。如在日間用作行車燈時,燈光可聚焦可分散,就好比“瞳孔”在調節(jié)之下變化大小。必要時,數(shù)字燈帶還可用作動態(tài)轉向信號。
在動力系統(tǒng)和電池方面,PPE平臺本身即是基于專注電力驅動系統(tǒng)的打造,扁平式布局的電池模組容量高達120千瓦時。
其兩臺電機的總輸出功率為295千瓦,扭矩可達690牛·米。同時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還搭配了電動quattro四驅系統(tǒng):前后橋分別配備一臺電機,可在必要時通過電子控制實現(xiàn)四輪驅動。
與此相關的一項創(chuàng)新設計,是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可根據(jù)需要選擇停用前軸電機,以減少滑行時的摩擦,有效降低能耗。
在充電方面,它配備800伏充電技術,在快速充電站中,車輛可以達到270千瓦的充電功率。充電十分鐘,便可增加超過30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在25分鐘內,可將電池從5%充電至80%。在WLTP標準下,預計總續(xù)航里程可達750公里。
我們相信,奧迪有足夠的熱情和信心將這三款概念車變?yōu)榱慨a車。
即便在概念層面,這三款車也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完成度。
而對這三款車的評價,我們認為,這三款車完成了一個巨大的理念上的變化:即原來汽車的重點在于車與路的關系,而在智能駕駛時代,車與城市的關系更為密切。
建筑設計師馬清運在發(fā)布會上談到:“未來的城市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在高密度的社群當中生活,人們將更渴望私享的空間生活。車不單是出行產品,而是棲居產品。車,成為人生活的延展。奧迪提供的解決方案與以人為本的未來城市發(fā)展不謀而合?!?/p>
這似乎也在另一個國度驗證了今年政府部門通過智能汽車推動智慧城市,發(fā)布雙智戰(zhàn)略的方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