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車云從上險數(shù)的維度統(tǒng)計了全國其他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有一個城市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比上海還高,位居全國第一。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它的Q1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47%,比第2名的上海多出7個百分點,不過它的汽車總銷量和新能源車銷量都不及上海。
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新能源車銷量最高的10個城市,單個城市的銷量都超過2萬輛,滲透率全部超過20%,最低的重慶是20.99%,最高的深圳是47.05%。且10個城市全部是新一線或者一線城市,但前四城市并不是普遍認知的“北上廣深”,杭州和成都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廣州和北京僅排在第五和第六。
第一季度,我國新能源車銷量超過100萬輛,滲透率也超過20%達21.09%。其中銷量最高的10個品牌累計占據(jù)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其中,比亞迪有點鶴立雞群的意思,它在第一季度的市占率高達近25%,比排名第二的特斯拉高出近15%。排在10名末尾的長安汽車,其市占率不足3%。比亞迪共計有4款車型入圍2022年第一季度最賣座的10款新能源車型之列,可謂是第一季度的最大贏家。但是Q1的銷量最好新能源車型并非來自比亞迪,冠軍被五菱汽車的宏光MINI EV(參數(shù)|詢價)摘走。特斯拉的Model Y(參數(shù)|詢價)和Model 3(參數(shù)|詢價)也分別入圍,分列第二和第五。
那么,在新能源車銷量最高的10個城市中,表現(xiàn)較為亮眼的品牌和車型都是誰呢?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上海銷售了1.38萬輛新能源車,占到本地新能源車總銷量的25.61%;而特斯拉第一季度在上海的銷售成績則沒有超過1萬輛,在本地市場的份額落后于比亞迪超9個百分點,為16.09%。
不過,在以單一車型銷量為標準的比拼上,特斯拉扳回一局,該品牌的Model Y位列上海第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首位,但Model 3僅排在第五,前四中有三席是比亞迪的電動車。宋PLUS(參數(shù)|詢價)和秦PLUS(參數(shù)|詢價)是第一季度上海新能源車市場表現(xiàn)最好的比亞迪車型,而且其中大多銷量由DM-i車型貢獻。上海針對類似于比亞迪DM-i的PHEV車型有牌照優(yōu)惠政策,這是上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極為火爆的原因之一,也是比亞迪在該地最受歡迎的重要因素。
此外,總部位于上海的別克和榮威品牌也位列以銷量計的上海十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之列。毫無疑問,比亞迪在深圳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它在本地的市場表現(xiàn)中就可見一斑。
第一季度,深圳銷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是比亞迪,該品牌Q1在深圳銷售了1.35輛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了夸張的35.27%,是排名第二的特斯拉的近乎2倍。第一季度,特斯拉的深圳銷售成績是6926輛。比亞迪在深圳有多受歡迎呢?深圳第一季度的十大最賣座新能源汽車當中,比亞迪獨占四席,且都排在前六,前六中剩下的兩個是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
此外,廣汽AION S、AION Y,以及小鵬P7(參數(shù)|詢價)等廣東本土車型也在深圳第一季度的十大最賣座新能源汽車之列。前十中,僅有特斯拉的兩個車型和理想ONE(參數(shù)|詢價)是非廣東本土品牌車型。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排名第三的城市是杭州,而非“北上廣深”中的北京或者廣州,這恐怕讓很多人出乎意料。事實上,北京和廣州不僅未進前三,甚至差點沒有邁進前五的門檻——廣州排名第五,北京僅第六。
與上海和深圳的格局類似,杭州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最好的兩個品牌也是比亞迪和特斯拉,不過二者在杭州的銷量差距并沒有在上海和深圳那般懸殊。比亞迪一季度在杭州交付了6241輛新能源車,在當?shù)氐姆蓊~接近17%;特斯拉也不相上下,新車交付成績是5861輛,市場份額也接近16%。不像在上海和深圳顯示出來的本土新能源汽車表現(xiàn)格外搶眼的特點一樣,杭州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則有點百花齊放的意味。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的車型外,理想ONE、小鵬P7、宏光MINI EV、大眾ID.4X、蔚來ES6(參數(shù)|詢價)等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也在前十之列。它們都不是來自杭州本土。
當然,以品牌計,來自杭州本地的吉利和零跑也位居杭州一季度按銷量計的十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之列。與前三個城市一樣,一季度在成都銷量最好的兩個新能源汽車品牌也是比亞迪和特斯拉。前者的Model Y和Model 3都在成都一季度新能源車型銷量前十之列,比亞迪的宋PLUS、秦PLUS和也位列其中。
在成都建有工廠的大眾和吉利也在成都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前十之列,大眾位居第三,吉利位居第十。不過,在成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除了一些市場熱門車型表現(xiàn)搶眼外,風神E70(參數(shù)|詢價)和景逸S50(參數(shù)|詢價)這兩個看上去不是那么熱門的新能源汽車也在前十之列。它們背后的品牌——風神和以銷售風行和景逸系列為主的東風品牌也位列前十。
與前四座城市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排行中由比亞迪和特斯拉獨占前二的格局有所不同,在廣州的前二變成了比亞迪和廣州本土品牌廣汽埃安,而且前四中還有一個是廣州本土品牌——小鵬汽車。
今年一季度,廣汽埃安在廣州的銷量成績是5568輛,市場份額為17.21%,僅次于比亞迪;而小鵬汽車的本土交付成績是1796輛,市場份額為5.55%。廣汽埃安旗下的AION S和AION Y分列廣州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的二、三位,但令人詫異的是,小鵬旗下的三款車型均未進入該榜單前十。
作為“北上廣深”的其中一員,北京僅在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城市銷量排行榜中位列第六,多少讓人有點吃驚。在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城市銷量排行榜中,北京是前三中的一員,僅遜色于上海和深圳。
今年一季度,北京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成績不足2.5萬輛,是排名前六中唯一低于3萬輛的城市,其一季度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2.41%,基本和國內平均水平持平。在品牌銷量排行方面,比亞迪和特斯拉仍舊位居前兩位,前者一季度在北京的市場份額為25%,后者則為22%。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北京本土的北汽新能源和極狐品牌也在前十之列。北汽新能源位居第三,其一季度在北京的交付成績是2493輛,市場份額為10%,它在北京最賣座的車型是EU5,該車在北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僅次于特斯拉Model Y;極狐品牌一季度在北京交付新車475輛,是其一季度全國交付成績的24%。
同樣來自北京的理想汽車也在北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位居第八。不過,北京地區(qū)的排名不是理想汽車的城市最高排名,其在上海和深圳的排名比北京更高,而且其他多數(shù)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排名中都有理想汽車的身影。前十城市中只有蘇州一地未見到理想汽車。不出意外,比亞迪和特斯拉是重慶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前二。第三則被本土品牌長安所占據(jù),該品牌一季度在本地交付了2006輛新能源汽車,占據(jù)了超過8%的市場份額,雖不是很高,但已是在所有城市中的最高水平。
在車型排行方面,來自長安汽車的逸動(參數(shù)|詢價)新能源和奔奔均進入前十,分別位居第八和第十。
在一季度的蘇州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和特斯拉仍是雷打不動的第一和第二。不過,排名第三的是小鵬汽車,而非年初在此地舉辦過NIO DAY 2022的蔚來汽車。NIO DAY的舉辦地通常是由用戶投票選出。NIO DAY 2022能落地蘇州,說明蔚來的用戶十分鐘情于蘇州,然而一季度該地的市場呈現(xiàn)證明,蘇州用戶并不是那么鐘情于蔚來汽車,反而更加鐘情于小鵬汽車,以及比亞迪和特斯拉。
不過,蔚來ES6仍在蘇州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之列,排名第七。
鄭州在一季度銷售了2.3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26%,甚至比北京還高。比亞迪和特斯拉仍是鄭州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在車型銷量排行方面,除目前市場上熱門的車型外,奇瑞eQ1、長安奔奔、零跑T03(參數(shù)|詢價)、哪吒V(參數(shù)|詢價)等相對不那么熱門的新能源汽車也登上了鄭州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之列。
一季度,按銷量計在佛山最受歡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是比亞迪和小鵬,前面穩(wěn)固的“比亞迪之后就是特斯拉”的排名格局被打破,特斯拉在佛山僅排在第四。
小鵬汽車一季度在佛山交付新車3167輛,當?shù)厥袌龇蓊~超過15%。它的兩個車型P7和P5均位居佛山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之列,其中小鵬P7更是超過比亞迪和特斯拉的熱門車型位列第一。
此外,廣東本土的埃安品牌也在前三之列。如此一來,一季度佛山最賣座的三大新能源汽車品牌均是本土的廣東地區(qū)。